Tuesday, December 05, 2006

吱喳雜談 – 講大話(三)

人類的面部有四十四塊肌肉,可以做出七千多個面部表情。縱然有這麼多面部表情,由於我們有自然傾向專注對方的面容,看面色比較容易。面部蒼白代表害怕,面紅代表憤怒或慚愧。面部表情能讓我們清晰地明白對方的情緒。

眼是靈魂之窗,通過眨眼的頻率、瞳孔的大小、瞳孔的移動,眼神能給予我們很多資料。可是,沒有精密的儀器,這些都很難量度。不過,講大話的人由於怕被揭發,通常會轉移視線。說真話的人,有50%以上的時間保持眼神接觸。講大話的人一般企圖通過凝視把別人壓倒。

假設,你面對著被訪者,對方用右手較多,當他回答問題時,他的眼球可以告訴我們:

眼球移向對方的左上方(你的右上方):視覺回憶
眼球移向對方的左平方(你的右平方):聽覺回億
眼球移向對方的左下方(你的右下方):自己告訴自己的見解

眼球移向對方的右上方(你的左上方):視覺建立
眼球移向對方的右平方(你的左平方):聽覺建立
眼球移向對方的右下方(你的左下方):感覺

當這個用右手較多的人的眼球向他的右上方、右平方移動時,他的腦袋可能在構造謊話。如果,對方用左手較多,那麼,以上的方向要相反對待。

人類的溝通有7%為語言,語言比較容易控制和彩排,不過,加上身體語言分析,語言分析會比較準確。說真話的人的回答直接、快速、著實,無論你問他多少次,他都會一就一,二就二。講大話的人很多時候都不能給你一個答案,又或者延遲答覆。有時,講大話的人在你未問完問題以前,就給你一個答案,他們也會要求你重覆問題或自己重覆問題來拖延時間,從而能夠編輯謊話。

講大話的人可能會不停地說:「我記不起。」或者:「To the best of my knowledge…」又或者以不完整的句子回答問題。他們也會叉開話題、嘗試挑戰事實證據、打宗教牌(例如:「我向上天發誓」)、無理發惡、跟訪問者理論、諸多解析、給出很多理由來說服訪問者他沒有做錯事、博取同情。

最後,訪問的目的是收集有關準確的資料,訪問要再有結構的環境來做,否則,很難斷定真假。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從事專業盤問,不是每個人都要訪問別人,但是,能夠掌握這種技術,在這個日漸複雜的社會,也許不會太容易受騙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